端午节的神话故事主要有三个,分别是屈原投江、钓鲤活龙和吴刚伐桂。为了报复,精卫变成了一种鱼,藏在江河深处。每逢端午节,人们钓鲤鱼,希望能够钓到精卫,让它重新出现在世上,恢复巢穴。为了惩罚他的错误行为,玉帝将他流放到月球上种桂树,让他永远无法离开。每年的端午节,人们在地上同步赏月,以追忆吴刚的悲剧遭遇。
端午节的神话故事主要有三个,分别是屈原投江、钓鲤活龙和吴刚伐桂。
1. 屈原投江:相传古代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叫屈原,他被楚国的贵族排挤和诬陷,最终在端午节这一天,他选择投江自尽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政治的失望。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,百姓们纷纷划船摇篙、撞鼓击钟,以及投放食物和米饭,以此来驱赶鱼虾,后来这就演变成了划龙舟和吃粽子的传统。
2. 钓鲤活龙:相传在古代有一条名叫精卫的神鸟,它常常来到江河边捡取树枝修筑自己的巢穴,但被龙吃掉。为了报复,精卫变成了一种鱼,藏在江河深处。每逢端午节,人们钓鲤鱼,希望能够钓到精卫,让它重新出现在世上,恢复巢穴。
3. 吴刚伐桂:吴刚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,他因为贪图荣华富贵,对待患难中的朋友不义。为了惩罚他的错误行为,玉帝将他流放到月球上种桂树,让他永远无法离开。每年的端午节,人们在地上同步赏月,以追忆吴刚的悲剧遭遇。